您的公司 *
您的職位
您的手機 *
您的想法/需求(必填) *
提交
2016年3月,因為辦事處的到來,深圳總公司也變的熱鬧不少,在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培訓以后眼看著辦事處的馬上就要回歸到各個辦事處了,帶著不舍的心情,我們組織了一次“韶關之旅”。11日,我們早早的便起床集合趕車,即使都還是睡眼朦朧的,但是興致卻一點也不低。上車以后我們便聊開了,隨后也都便睡了過去,為待會兒的旅游養足精神。
12點30左右,我們準時達到當地,吃了中飯,第一次嘗試客家菜的特色。來不及休息,我們就馬不停蹄的前往了我們的第一個景點--南華禪寺。
南華寺廟宇依山而建,殿堂在同一中軸線上,結構嚴密,主次分明。進入第一道山門曹溪門(又稱頭山門)后,就是放生池。池為橢圓形,上建一座八角形、圓柱挑角、攢尖頂式五香亭。寶林門是南華寺第二道山門,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建,清代及1912年重修,門聯是“東粵第一寶剎,南宗不二法門”,橫批是“寶林道場”。鐘、鼓二樓相對,元大德五年(1301年)建。明清兩代及1933年均曾重修。樓分三層,歇山頂,檐角挑起,格子門窗,鐘樓頂層懸有宋代鑄造萬斤銅鐘。天王殿建于明成化十年(1474年),清代重建,原為羅漢樓,后改為天王殿,殿正中央供奉彌勒佛像,后面塑韋馱像,兩邊塑四大天王像全寺建筑的風格,呈中軸線兩邊對稱布局。從正門進入,依次是曹溪門、放生池、寶林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南華寺所見格局,重修于1934年,由時任廣東西北區綏靖公署主任李漢魂資助,著名高僧虛云和尚主持,歷時十年,表建成殿堂房舍243楹,新塑圣象690尊。
接下來我們去的第二個景點是---櫻花峪。從來沒有那么認真的去看過花,因為前幾天下雨的緣故,櫻花有點凋謝,但是也絲毫擋不住我們自拍的腳步,一路上走走停停,從上往下看,就像是一片花海。一說到櫻花,相信很多人都會立刻想到是日本的國花,很多人也以為櫻花出自東瀛。據文獻資料考證,櫻花應當是原產于中國。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櫻花已在我國宮苑內栽培,至唐朝已普遍出現在私家庭園,日本栽種櫻花才千余年歷史。至于常有文稱中國櫻花傳自日本,這與櫻花此名謂在我國典籍中記載不多有關。因櫻花和櫻桃花外觀很像,古人記述頗為含混,古代櫻花便不似別的名花那么被人熟悉,但是在古老籍冊仍可覓到它的點點芳蹤。白居易有“小園新種紅櫻樹,閑繞花枝便當游”的詩句,元代郭翼有“柳色青堪把,櫻花雪未干”的詩句,明代于若瀛有“三月雨聲細,櫻花疑杏花”的詩句,這些都說明了櫻花最早出自于中國。 櫻花熱烈、純潔、高尚,嚴冬過后是它最先把春天的氣息帶給人們。櫻花綻放時很絢爛,但花期很短,開花到凋謝只不過七日之期。整棵櫻樹從開花到全謝大約16天左右,形成櫻花美而易落的特點。欣賞櫻花,不光是欣賞它嫵媚嬌艷,更重要的是贊賞它經歷短暫的燦爛后隨即凋謝的“壯烈”,不污不染、輕盈灑脫的性格。
第一天的旅行已經進入了尾聲,最后一個景點就是----風采樓,風采樓東臨湞江,西望武水,氣勢軒昂,建筑精巧,古色古香,被譽為韶關的標記。風采樓與北京天安門、故宮為同時代同風格的建筑物,在韶關市區,風采樓是唯一的古建筑物,在現代大廈下的映襯下,風采樓就更顯得格外古雅,那是一種從歷史中走出的玲瓏美感,當風采樓在過去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任務,而這種風采似乎又在預示在明天的經久不衰。它是古城的一個象征,至今仍有不少商家以“風采”作為字號、商標。
第一天的旅行就這樣結束了,雖然累的不行,睡眠嚴重不足,但是還是很開心。晚上吃過晚飯,我們就入住酒店休息啦。
旅行第二天就只有一個景點----丹霞山,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丹霞山由680多座頂平、身陡、麓緩的紅色砂礫巖石構成,“色如渥丹,燦若明霞”,以赤壁丹崖為特色。據地質學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發現1200多處丹霞地貌中,丹霞山是發育最典型、類型最齊全、造型最豐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區。我們主要是游玩了長老峰游覽區、陽元石游覽區。其中最深刻的可能就是丹梯鐵索為全山最險之處。是前山至山頂的唯一通道,原無路可登,后經人工開鑿石階,兩旁輔以鐵鏈,游客才得以上到頂峰,領略無限風光。 攀登“丹梯”,幾乎是面壁而上,險峻無比。兩旁空曠,無所依附,丹崖千丈,直落澗底,令人望而生畏,心悸目眩,實在是一種探奇歷險,鍛煉勇氣的經歷,故應步步小心,踏實而行。
您好,請點擊在線客服進行在線溝通!